8月30日是聊城大学开学的第一天。当大多数学生还沉浸在开学第一天的兴奋中时,来自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美术学院的594名大三学生就要为他们下半年的特殊任务——支教而紧张备战了。30日上午,这些大学生在聊城大学西校图书馆报告厅开始接受为期三天的支教培训,9月3日,他们就将奔赴莘县、临清等地的边远小学进行为期半年的支教活动。
据了解,聊城大学每年都召集一批大学生投身基层小学进行支教活动,为农村的小学教育作出了贡献,今年,这594名学生是第五批,他们被分为两批,其中588名学生在聊城市边远小学进行支教,另外6名学生将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聊城大学联合组织的支教活动。
据了解,在山东聊城支教的这588名学生的支教地点遍布于东昌府区、莘县、临清市、开发区等地,共有41所联校、135所小学,如东昌府区的许营联校、莘县大张家镇联校、红庙小学等,这些学校基本都位于比较偏远的农村,信息比较闭塞,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落后,一名老师往往要承担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因此,聊城大学的支教学生不仅弥补了这些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学生们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大大提升了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正式支教开始前,这些学生将接受为期三天的支教培训,来自全市的小学教学能手将在聊城大学轮番给他们现场讲课示范。在培训现场,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支教学生唐雯雯告诉记者,她对这次支教活动非常期待,虽然知道支教生活很艰苦,但是想到终于能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派上用场了,心里非常激动,她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钻研,勤奋实践,把孩子们教好。(霍红 姚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