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大专院校开学在即。大家都很关心:今天大学生的生活费究竟需要多少才够用呢?这方面的具体调查研究虽已开始进行,但还很不够……
十几年前我在《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中,已经系统地评述了清末民初特别是20世纪20-40年代的教育费用问题。最近在《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一书中,又评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院校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问题。
不仅大学生自己非常关注这切身利益,而且几乎所有的家长们都在掂量着自己的钱袋 —— 除了要为子女支付学费以外,还有子女学习期间的生活费问题,也是够让家长们操心烦神的。
应博友们的要求,陈明远博客从即日起发布一些具体的博文,叙述各地各时期各类人群对于“大学生的生活费问题”的看法;并且希望博友们展开讨论。
2010上半年大学生的生活费用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贫富差距也就拉大了。一般说来,城镇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多数家庭的孩子好像是“大小姐”和“小少爷”,甚至“小王子”“小公主”,从小到大泡在蜜罐里,受父母和祖父母的溺爱;很少尝过生活的苦辛,几乎喜欢什么就买什么。而西部经济上比较困难,农村(特别是山区和边远地区)许多家庭生活不易;困难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在校普遍勤奋努力,但也感受压抑。造成这些心理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毋庸讳言,来自生活费用差异……
本次调查2010年上半年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反映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和实际问题,供同学们和家长们参考。
(1)每月生活费用(某大学抽样统计)
2000元以上:占34%,
1000—1999元:占42%,
600—999元:占22%,
599元以下:占2%
说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整体偏高,且差异较大。
(2)大学生的生活费的比重
饮食:占55%
服饰:占30%
手机和网游:占10%
其他:占5%
(3)用于应酬和请客的钱
300元以上:占17%,
200—300元:占20%,
100—200元:占42%,
100元以下”占21%,
无应酬请客: 0%
(4)课余去书店买书吗?
经常去:占20%
需要时去:占74%
很少去:占5%
从来不去:占1%
(5)购物时在乎性价比吗?
非常在乎:占20%,
一般在乎:占34%,
无所谓:占22%,
不在乎,喜欢就买:24%
不理性的消费人群所占份额偏高。